實價登錄是國人購屋、查詢行情的重要參考依據,但實價真的實在嗎?拿到一張實價登錄表,千萬別只看成交總價,不少欄位都暗藏購屋「眉角」。專家分析,別以為價格便宜的最划算,也別輕易看到成交價格高了覺得這個社區最保值;看懂數字背後隱藏的秘密,才是買到好房的致勝法門。
有網友在 Mobile01 發文表示,自己在跟建商議價的過程,被建商要求配合「實價登錄造假」,除了配合代書直接填假資料,還有建商交屋時贈送的裝潢、家電價金,要求準屋主「灌進房價內」,製造出行情抗跌的假象。
房屋代銷業者表示,實價登錄現行制度是由買方申報,賣方無申報義務也無任何責任,「造假的情況最常發生在預售屋,賣方為了撐盤、不讓房價掉下來,而買方也不反對自己的房價高一點,就會出現房價被墊高的狀況。」
因此看到實價登錄出現破盤價,並不表示真的便宜,因為可能是「合併車位坪數」或「併入地下儲物空間」計算,導致房屋單價被大幅拉低,才會出現如此驚人的價格。
此外,同個社區數筆交易紀錄在單價欄位出現明顯價差的情況,不一定真的代表該社區行情有在跌,更可能是每筆交易紀錄不同戶別因為樓層、面向座向、後棟前棟景觀有無、風水、嫌惡設施(備)等因素影響。
實價登錄表交易筆數、交易時間,都透露這棟社區是否值得購買、管理良善的玄機。例如交易比數多,可能代表投資客多,貿然進場未來可能要面對投資客多殺多的沉重賣壓拉低行情;但也代表該社區談價空間大。再者,交易比數少且成交紀錄多為兩三年前、甚至更久,意味釋出量少,居住品質有保證,屋主「惜售」或「價格守比較硬」的心態也濃,想用「破盤價」買到的機率也低。
資料來源:
https://news.cnyes.com/news/id/4429505